 |
上海德寿公司
联系人:齐石 先生 (总监) |
 |
电 话:021-31329452 |
 |
手 机:13916007753 |
 |
 |
|
 |
|
紫砂壶在哪里可以直接交易了 |
|
- 发布时间:2014年07月09日
- 有 效 期:2015年01月08日
|
|
紫砂壶在哪里可以直接交易了
联系人:齐经理 13916007753
紫砂,中國的“國粹”之一。
上世紀50年初,中國紫砂業蕭條冷清而致奄奄一息。從低矮的作坊裡,從窯場的廢墟上,從寂寞的蠡河邊,一些隱逸的人物出場了,他們集聚而彼此心同。新中國如同雨過天晴,連空氣都是那樣新鮮。塵埃拂去,他們相信紫砂會重新煥發出它的幽光寶彩。
歷史以庄重的筆觸記下了他們的名字:任淦庭、朱可心、裴石民、吳雲根、王寅春、顧景舟、蔣蓉。
1956年,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們“老藝人”稱號,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,是一種極高的榮譽。七老藝人,無疑是中國紫砂界的七座豐碑。今天人們在講起他們時,依然充滿了一種由衷的敬仰,一種對崢嶸歲月的美好回憶。
道器合璧任淦庭
1905年,家貧如洗的任淦庭拜紫砂雕塑名手盧蘭芳為師。盧蘭芳在當地是個名流,不僅擅長雕塑,還有一手書畫絕技。學徒生涯清苦,任淦庭還真把師傅的本事學到了手。
任淦庭是個明白人,過眼不忘且心靈手巧。跟著盧蘭芳,他不僅學到了一手雕塑、陶刻本領,還能幫著師傅在上海為一些劇團繪制布景。任淦庭也有毛病,他耳朵不好,雖不失聰,但聽人講話,時有障礙。有時師傅關照他什麼事,說一遍,聽不清楚﹔師傅不耐煩,罵人﹔又說一遍。因為被罵,故記得牢牢。有時候別人當面議論他,以為他聽不到,沒想到他一留心就聽到了,但他能沉住氣,裝聾。故誰也不知道他的秘密。這是生活賜予任淦庭的意外收獲。
據任淦庭的后人回憶,他原先寫字作畫用左手,后來的老板吳漢文也是宜興地方上的名士,要求淦庭改用右手,他就下決心把習慣改過來,改不過來他就暗地裡打自己的嘴巴。有癖的人往往有一種常人不具備的耐力,沒過幾個月,他竟學會了用左右手同時書畫雕刻的本領。特別是在同一器具上刻畫成雙成對的飛禽走獸時,他可以左右開弓、對稱作畫雕刻,而且布局別致、形象生動、栩栩如生,可以說是開創了陶藝一絕。
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任淦庭迎來了他生命中*好的年景。沉寂了多年的龍窯又冒煙了,蠡河裡又有了運載陶器的船隻﹔他生了鏽的刻刀開始磨得鋒快。每一個清晨他的身影又活躍在熱氣騰騰的窯場。他的作品通常選擇中國民間吉祥圖案為題材,同時把內心對新生活的真切感受,描繪、刻寫在各種紫砂茶具、花盆等陶坯上。他特別注重寫意筆墨的線描變化,講究各體書法、文學詩詞,辭章與短句,使陶刻裝飾與紫砂的藝術風格和諧而又協調。他雕刻的書法,刀鋒靈秀而遒勁蒼朴,真草隸篆各具風格,尤以大篆和古隸見長。圖畫隨意刻繪,自成章法。那樣的一手絕活,當今無人可比。裝飾成對的花瓶時,左右手對稱作畫,布局勻稱舒坦,堪稱絕技。他一生清貧,向往光明,無論生活多麼艱難,但在他的作品裡,你總會感到,生活是美好的。他的別號叫“大聾”,遇到他不願回答的問題或不想表態的事,他就裝作沒聽到,在自己的工作泥凳上書寫“聾子”二字,應付搪塞過去。這是他生活中的機智,也可以理解他是心無旁騖、一心鑽研自己的技藝。
他的作品曾被送往前蘇聯、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國家展出,還光榮地參加全國群英會。他對紫砂工藝的杰出貢獻,不但體現在他的許多傳世作品上,還體現在他嘔心瀝血,為中國紫砂界培養了徐秀棠、譚泉海、鮑志強、毛國強、鮑仲梅、咸仲英等一大批當今活躍在紫砂藝壇的大師。 |
 |
|
|
|
 |
|
|